学校等同于社会吗?学校的教育制度以及方式应该要以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做为蓝本吗?今时今日,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什么?是孔子的有教无类、因材施教,还是适者生存,不适者淘汰?
怎么说呢?以下为一个发生在我“周围”类似的故事。(我不能说真实的故事,因为很容易被发现!)
学校有时候会埋怨说,为什么没有人才?为什么会发生青黄不接的现象?但是,他们有检讨过吗?每一个活动要找筹委,就叫别人写上名字,在遴选的过程中马马虎虎。这样也就算了,遴选了之后,就随随便便的培训。培训个几次,就把重大的责任放在他们的肩膀上,渴望他们有完美的表现。
没有扎实的基础,要如何去完成一件重大的任务呢?
最后,因为学生无法达到标准,也没有通知,也没有给意见评语要求他们改进,最重要的是,也不要给他们机会,就给他们的未来开了致命的一抢。
为什么要这样呢?为了保住学校的名誉?老师的面子?还是自己的工作呢?可是,这样下去,有想过可能就因为这样而磨灭了学生原有的潜质吗?学生最后还是无辜的受害者。
学校的存在,不就是为了要教育学生,然后在他们犯错的时候,及时纠正他们吗?为什么今天的教育制度已经变质了呢?变得好像不再是学习的地方,而是要互相竞争的地方。这就是教育的意义吗?
我们不是要批评学校的不好,毕竟学校也有他们的考量,可是在做任何会影响到学生的决定之前,可以告诉我们,我们真得犯下了什么大错吗?要不然可不可以在给我们多一次机会呢?
OS:最后重申,我们不是要批评教育制度,我们只是不希望成为最终的受害者。
不错,有同感
回复删除